几年前,刚刚接触到“酷”时,令我这个中文专业的人也颇费了一番思量
先是翻词典,但词典里的释义只有两种:一是“残酷”,二是“程度深”
在两个词义之间我徘徊了好大一阵子才幡然醒悟:原来它的意义在词之外!那几日,单位几位青年男女的头发和衣装又帮助了我对“酷”这个词的理解
一女孩将她的头发做得有近一尺高,而且呈爆炸状,染了淡淡黄色,我看到她的头发很特异,便开起玩笑:“你的头发比富士山(鲁迅先生曾打过的比喻)还高,有点像喜马拉雅了
”她笑着对我拉长着声调:“这叫‘酷’──!”噢,全明白了
原来“酷”是一种时尚,是一种追求,是在女孩的头发上
回来的路上又遇到很多熟人或者朋友,在那个儿时是我的哥哥的人脸上却再也找不到一丝可以让我感到亲近的过去的影子
更多的是在街上游荡的年轻的面孔,像很多年前的自己,在桀骜不驯,在无所事事,在浪费青春
功夫悠悠而过,那些已经的回顾,也化为了一首诗,一首词,一段笔墨,像已经的你,暖暖地在意海中常住下来
此后的日子里,不复纠葛,不复打搅,大概是结果的蜜意,愿这份蜜意,在这薄幸的尘世是结果的憧憬
黑色的木质扇门,笨拙的木栓
小女孩艰难地踮起脚尖,拉开门闩,用力把门推开
随着沙哑而略带干涩的“吱嘎”声,一条长长的窄巷就铺在眼前,一直伸向远方
窄巷,幽深、阴凉,青色的方砖垒砌而成,在砖缝中长满了隔年的青苔
流年的伤感和岁月的斑驳,被青砖体现的淋漓尽致
那个五岁的小丫头,徐徐行在其中
高大的院墙上,覆着已经残破倾圮的遮雨瓦
瓦缝中一些干枯的茅草,随了风摇摆
一只杂色的灰猫,蹑手蹑脚地从墙上走过,从这一道墙轻巧地逾越到另一道墙,继而又爬行于某个屋顶之上,眨眼见只能看到它晃动的尾巴
再往上看就是拥抱不过来的天空
当开销变成了凡是的风气,当全力变成了自带的本钱,当搏斗变成了头顶的火炬,当有光变成了党羽,当这十足成了此后也会是如许的路,当一切成了憧憬的场合,生存就露出了她的阳光,人生就表露了她的工作线,自我就打开了心态下的风波,自我就展出了状况下的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