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以产品拓展海外市场时,售后维修往往是颇令企业感到头疼的事。而“保税维修”正是解决之策。11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若干规定》,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保税维修的地方性法规,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所谓“保税维修”,就是企业以保税的方式,把境外或境内非综合保税区里的损坏零部件收集到综合保税区内,通过检测、维修,再送回来源地。保税维修具有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等特点,作为外贸新业态,有利于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全市共有保税维修企业27家,其中浦东新区11家,2024年上半年全市保税维修业务项下进出口货值140.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倍,其中浦东新区99.2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70.8%。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工委主任阎锐说,此次立法坚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保税维修业务创新,做到防风险与促发展同步推进。为支持业态优化升级,《若干规定》在国家规定的保税维修业务开展区域和种类的基础上,作了变通拓展:一是规定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相关企业可以开展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内业务,还可以试点开展目录外“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将综合保税区的一般保税维修政策拓展到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在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域;二是规定综合保税区内相关企业可以开展特定的四类医疗器械“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三是规定自贸试验区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相关企业,可以开展飞机等大型装备“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也可以试点开展其他“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四是规定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自贸试验区外的相关企业,可以试点开展电子信息等“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
为引导企业规范有序开展保税维修业务,《若干规定》在国家现有规定的基础上,从生产场所、经营范围、生产资质、技术人员、业务管理方案等多个方面明确了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应当具备的共性条件,并针对试点情形,要求企业在保税维修业务管理方案中明确待维修货物来源、修理后去向等内容。同时,《若干规定》根据企业所在区域不同,规定了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一般业务和试点业务的具体申办流程。
《若干规定》要求浦东新区生态环境部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委会(管理局)制定保税维修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方案,明确监管内容和方式等;同时,要求浦东新区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建立多部门联网的保税维修业务监管平台,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处置风险;明确多部门制定保税维修业务试点联合监管制度,实施重点监督管理;对企业有重大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走私行为等情形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及时启动退出程序。
上海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尤永生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浦东新区政府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以及生态环境、海关等相关部门或单位,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做好《若干规定》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引导市场主体充分运用创新政策,促进上海保税维修集聚发展。
(实测辅助推荐)wepoker德州作弊透视,hhpoker苹果版专用辅助程序,脚本教程(有挂技巧):http://www.zzdfzj.cn/show-179639.html